出汗多,空气中的尘埃会随着汗液粘附在皮肤上,这样很容易招致皮肤真菌感染。此外,现在一些人喜欢和宠物“亲密接触”,动物身上的真菌也会传到人体上,继而在腿上、身上出现圈状癣。太阳光下强烈的灼晒,也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,引起轻重不等的皮肤炎症。
饮食与皮肤病的发生、发展、治愈等均有密切关系。祖国医学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某些食物可能诱发皮肤病,如明代《外科正宗》中说:“鸡、鹅、羊肉、蚌蛤、河豚、虾、蟹……海腥之属,并能动风发痒。”实践证明,皮肤病“忌口”确有预防和治疗价值。一般而论,不管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皮肤病,只要皮肤上有炎症病变或瘙痒症状,为了减轻发炎和痒感,均应禁吃和少吃鱼、虾等海味及鸡蛋、腌腊味、动物油、蚕豆、豌豆、笋类及其罐头食品等。 脂溢性皮炎 表现为头皮刺痒、鳞屑多、面颊、耳后及背后等处常有油性皮屑,其发病与皮脂分泌过多、消化不良和维生素缺乏有密切关系。因此,病人的饮食应该禁忌肥肉、奶油等高脂肪食物,少吃酒、辣椒和糖果,多吃新鲜蔬菜。 瘙痒症 多见于老人和体质虚弱者,常见皮肤剧烈瘙痒感、干燥,而皮肤表面并无疹子出现,中医认为这是“血虚生风”所致。
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辛辣和含有香料的刺激性食物,对烟、酒、浓茶、咖啡等应禁忌。 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,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瓷白色疹块,常突然出现,又迅速消退,可反复发作,瘙痒难忍。除了应避免冷、热、日光的刺激,防止蚊、虱、毛虫叮咬以及荨麻、漆树等接触外,还应忌吃鱼、虾、蟹、牛奶、蛋、酒、杨梅等容易导致人体过敏的食品。 婴儿湿疹 俗称奶癣,一般是因为婴儿对鸡蛋蛋白、鱼和牛奶过敏所致。乳母可暂时少吃或不吃鸡蛋、牛奶、海味和辣椒等食品。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在吃过水果之后会出现皮肤痒,嘴肿的现象,这都是轻微的过敏现象,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严重的后果呢?那就是出现过敏性紫癜。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。
临床特点为紫癜、皮疹及浮肿,伴腹痛、关节肿痛及肾炎等症状。基本病变是因免疫机制参与引起真皮层血管无菌性血管炎、纤维素样坏死、血小板堵塞微血管和间质水肿、红细胞外溢而致。有位女士食用过芒果之后,出现了腹痛,紫癜现象,非常严重,这时候一定要去医院进行及时治疗,点滴或者是食用药物解决。如果是轻微的过敏性紫癜,可选择食疗方式调养 如何预防夏季多发的皮肤病呢?首先要保证个人卫生,比如经常用温水洗澡,勤换衣服,不要坐不洁的座便器,不到不干净的水域游泳等等。在夏天,切记不可和别人混穿贴身的衣服,如游泳衣。因为夏天是各种微生物容易传播的季节,这些微生物很有可能通过衣物传染。虽然夏天的皮肤病比较常见,但是真得了皮肤病,还是要到医院就诊,遵医嘱治疗,切不可“自己给自己当医生”。一些人感染了寄生虫,皮肤上会起小红疹子,很多人就误以为这是一般的皮炎,抹些“皮炎平”了事。但实际上这样非但不能治疗皮肤病,反而会错过治疗寄生虫感染的最好时间,使病情加重。